聚焦党代会 | 苏州大学这些方面广受媒体关注
精彩推荐
编者按
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使命。2022年9月29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苏州大学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大会召开前夕,《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苏州日报》以及江苏卫视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纷纷关注苏大,重点介绍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苏州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 | /
目
录
《光明日报》:苏州大学:党建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苏州大学推进“铸魂逐梦”工程,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人人都是学生成长“陪伴者”
《中国科学报》:苏州大学:科研创新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
《新华日报》:苏州大学将党建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
江苏卫视:苏州大学党委: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扬子晚报》苏州大学:深化教学改革涵育时代新人
《苏州日报》头版:引才聚智,以文化人,苏州大学努力构建校地同频共振的创新生态—— 为城市发展贡献“苏大力量”
《光明日报》
苏州大学:党建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022年9月19日
向上滑动阅览
日前,江苏省苏州市大院大所党建联盟揭牌成立。该联盟由苏州大学与大院大所在苏科研机构党组织共同发起,围绕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等方面,苏州大学将进一步推进与研发机构的党建合作共同体建设,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校8个基层党组织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上,苏州大学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党建“成绩单”。
党支部建在各类科研平台上
“共聚”“升华”“结晶”“萃取”……这是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党建品牌支部的名字。入选全国标杆院系后,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9个教工支部更加主动作为,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难题,结合材料与化学化工专业特色,纷纷建设出自己的品牌。
持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分子系教工党支部的80后教授李耀文,是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博士生导师。入校12年来,他从一名普通讲师成长为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的党员教授。2013年,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他正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一边是学校的教学工作,一边是研究所的科研任务,但他每一次都先到学校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验,然后利用课余和深夜时间完成自己额外的科研工作。“我首先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李耀文的话朴实无华,却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知识分子党员用“铁肩膀”挑起学校事业发展的“重担子”。在苏州大学,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学科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等设置的教职工党支部比例超过5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教改课题等一批重大项目立项和成果获奖中,党员负责人比例超过85%。越来越多的高层次党员人才出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场上。
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双轨”制
中秋月圆夜,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的实验楼里灯火通明。致力先进负碳技术研究的何乐教授带领团队,正瞄准国家“双碳”目标的重大需求全力试验。自从去年被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后,何乐感到肩头的责任更重了,必须加快科研的脚步。
“我要做怎样的科研?我能为祖国贡献什么?祖国又需要我做什么?”这是何乐心中时常思考的“初心三问”。多年的海外留学经历和在抗击疫情中感受到的中国担当,让他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学院党委书记吴鹏介绍,学院为高知群体配备学术和思想“双导师”,坚持学术发展与政治进步“双关怀”,实现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双培养”。
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中,担任学术和思想“双导师”身份的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晓宏多次与何乐谈心解惑。“张校长鼓励我要做真正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原创性研究,要让我们的科研创新‘上货架’,而不是将科研成果束之高阁。这番话对我有切实的指导作用。”何乐说。目前,何乐与合作团队在利用纳米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方面提出一种“纳米温室效应”增强的新型催化剂结构,大幅提升了光热催化剂的效率和使用寿命,最新成果由《自然》杂志以《苏州大学开创性纳米研究》为题报道。
近年来,苏州大学积极推行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双轨”机制。据统计,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发展高知识群体党员254名。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硕博士学位授权点骨干教师中,党员占比均超过50%。
推动党建工作扎根最基层
2020年,作为学校从科研机构选派的援藏教师,唐仲英医学研究院第一支部书记王文洁远赴拉萨师专开展支教工作。
到达藏区后,困难比王文洁想象得要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文洁的耳畔响起了血液学领军人物阮长耿院士的话语。1981年,阮长耿在科研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利用有机玻璃自制土设备“烛缸”代替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出中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多年来,王文洁所在的这个以血液学研究为特色的党支部,坚持以攻坚克难的“烛缸精神”为引领,将理论学习与医学专业相结合,赋予党支部更强的战斗力。
如今,这份“精神氧气”给了王文洁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之后的援藏工作中,她在超额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藏区特点开设实验课程,组织野外植物标本采集、制作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生态学知识。
王文洁的行为感召了党支部23名来自4个不同课题组的师生党员。在她的“牵线搭桥”下,党支部与拉萨师专政工联合党支部开展共建,更多党员投身藏区教材编写工作,实现“输血”到“造血”的援藏模式转变。
党建引领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在首轮建设成效显著的基础上,苏大顺利入选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学校始终把党建工作与‘双一流’建设等重大任务的落实融合起来,把基层党建放在‘国之大者’中去思考和谋划,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同心发力、同向聚合、同频共振。”
《中国教育报》
头版头条
苏州大学推进“铸魂逐梦”工程,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人人都是学生成长“陪伴者”
2022年9月29日
向上滑动阅览
9月24日,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热烈氛围中,苏州大学敬文书院迎来103名新生。书院特意组织了志愿服务团队,由“敬文花红”党员志愿服务团和助理导师一起参与。“根据学校的‘成长陪伴计划’,助理导师由我们选的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我和全体辅导员是常任导师,入驻学生社区,我们的办公室在社区二楼,同楼层就是学生宿舍。”书院院长钱振明说,书院为学生配备了德政导师、学业导师、校外导师、社区导师等各类型导师,让师生心灵“零距离”接触,全院导师与学生比例达到1∶4。
近年来,苏州大学深入开展了包括“成长陪伴计划”在内的“铸魂逐梦”工程,从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根铸魂、逐梦未来。”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表示,“铸魂逐梦”就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与改革为抓手,推动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引导学生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为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价值引领,“青春梦”全程融入中国梦
从安徽浮槎山到西藏达塘乡,从云南雨碌乡到广西玉州区,从贵州瓦溪乡再到甘肃武都区……2017年,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学生马国元创立了“行之有声”志愿服务团队。6年来,他们为留守儿童带去朗诵、美术、音乐、舞蹈等丰富多彩的课程,为农户开展新媒体操作技术培训,志愿服务总时长8000多个小时,公益总里程2万多公里。
“我们一开始只有7名志愿者,现在发展到20余支分队200余人、全校数千人的志愿者库。”马国元告诉记者,他现在担任学院“成长陪伴导生”,“成长陪伴,不只是学习和生活上的,更是精神和价值上的。我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现在正影响着一批新同学,这是一个薪火相传的过程。”
“大学时期处在向社会过渡的前站,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需要过来人为其引路开道。”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鲁沛介绍,针对学生工作,学校编制了本科阶段4年8个学期的日常事务清单,实现“一年级‘全覆盖’、其他年级‘高功能’”的纵向陪伴路径。
王鲁沛进一步解释,整个路径可称为“8+N”模式,其中“8”指4年8个学期内,学生需要完成的规定动作,体现全过程的培养;“N”指学生的自选动作,体现自主化、个性化的培养指导,其核心是要“培根铸魂”,引领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2021年9月,一支由1235名导师与949名导生组成的“德政导师、学业导师、生活导师”的陪伴队伍,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等方面给予2021级6628名本科新生专项引领和全过程陪伴。他们一面重点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科研方法,一面引导学生在追逐学术成就的同时立大志、明大德。
“怎样进行价值引领?上好课、讲好故事。”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孝峰既是学生的学业导师,也是学生的德政导师。“工科教育与课程思政要有机融合,做到‘如春在花、如盐入水’。”在他的课堂上,经常闪烁着以薛鸣球院士和潘君骅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光学科学家“一生追光”的大师情怀,“用科学家的情怀去推动学生树立人生的理想”。
“成长陪伴是师生良性共长的土壤,既为学生提供成长动力和稳定专业思想,又助力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教学相长,进一步担当好学生的示范。”王鲁沛说,在苏州大学校园里,正是这些平常而繁多的活动与师生互动,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与全方位育人。
经纬交织,构建全员育人新格局
纺织的原理是将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通过一梭一线、经纬交错的排列积累,最终成为一块完整的面料。这两年,苏州大学紫卿书院党委副书记虞岚带领辅导员团队结合纺织专业特色,总结提炼出“经纬工作法”,以理想信念为“经线”培根铸魂,以综合素质培养做“纬线”,交织融合促进大学生发展。
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最多的人,也是距离学生最近的人。“给学生铸魂,树立青春梦想,都要靠人来引领。”王鲁沛说,要实现“铸魂逐梦”,必须有一支过硬的辅导员队伍,为此学校深度实施辅导员“1+N”领航计划,鼓励辅导员提高品格、品行、品位,立志做领航学生发展的“大先生”。
近两年,通过“分类领航、结对领航、团队领航、示范领航”等多种形式,苏州大学各级行政领导几乎全部参与到辅导员队伍建设当中,辅导员队伍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大幅提高,年轻的辅导员们凝成一股强大的育人合力,一大批优秀辅导员团队活跃在校园里。
“网思园”工作室就是其中的代表。自成立以来,该团队聚焦网络思政育人,依托微信公众号“苏大小管家”唱响“网思园”好声音,讲好身边优秀青年的故事。
针对育人中的难点堵点,苏州大学特别组织17名团队负责人围绕党建创新、思政“金课”、以文育人等专题,建设辅导员专项团队。依托传统文化工作坊平台,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阴浩选择“以文育人”专题。他和团队在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上下功夫,带领学生诵读、传抄经典,让学生真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第一期领航计划中,该校有21名导师与45名辅导员结对,推动领航辅导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据统计,45名辅导员共发表论文49篇,申报课题32项,完成工作案例31个,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明显提升。
“结对领航真的是结‘对’了!”开展领航计划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辅导员胡洋与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黎春虹结对并签订协议。在黎春虹的指导下,胡洋找准科研点,成功申报省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实现了科研“起飞”并被提拔到领导岗位。
校院领导走进学生社区,与学生谈理想话家常,担任“社区长”“楼长”,将问题与困难化解在一线;专家学者、优秀校友、行业精英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引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马院专家进驻社区挂牌建立“思政名师工作室”,将一堂堂思政“金课”辐射到学生身边;心理健康教师、生活导师等育人力量将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送进学生心田,时刻温暖守候。
“我们现在的辅导员队伍,已经不再局限于少数学生辅导员。苏大的每一名行政领导、专家教授,都融入到学生工作当中。”王鲁沛告诉记者,传统的学生工作主力在辅导员,而现在是“全员导师制”,全员育人成为苏大的“新常态”。
精准画像,全方位定制特色育人“套餐”
去往教学楼的路上,有地图指引;中午走出教学楼吃饭,手机收到周边食堂的信息;下午在校园溜达,还有消息提醒附近的历史建筑和活动信息……苏州大学2022级新生师箬遥说,通过手机上安装的“云中苏大”APP,87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功能都可以在此实现高效办理。
“苏大人在校的每一天,都与它有关。”苏州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潘爱华介绍,学校打造了“智慧学工”学生成长数据智能平台,全方位记录学生校园学习生活,更能一键生成“铸魂逐梦·一站式社区学生成长录”,实现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引领。
“大学四年,我们可以形成学生个人专属的、量化的、可视的年度信息大数据报告,呈现客观分析和评价,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行为自觉。”苏州大学智工舍—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解笑介绍。学校建立德智体美劳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依托全景式画像系统“苏大鉴略”呈现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多维度动态变化。
“我们的目的是要更精准地为学生提供‘成长菜单’,对学生进行靶向关怀。”苏州大学学工处处长董召勤表示,大数据画像能更全面地展现学生成长变化,全方位关爱帮助学生成长。
随着“精准画像”的逐步实现,各学院的生涯规划引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纳米学院辅导员蔡梦婷介绍,学院的学生从大二开始进行严格意义上的专业方向分流,现在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段化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学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目标,几乎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发展方向。
依托大数据,在深入推进“铸魂逐梦”工程的过程中,各个学院也逐步实现了学生工作的特色化,找到了适应不同专业学生发展的“独特路径”。比如王健法学院打造了“习法筑梦”品牌,学院每两周就有一次“师生下午茶”,邀请2—3名优秀教师或校友,跟有相关需要的学生坐在一起,谈论专业和未来。
“逐梦未来,就是要引导学生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养成,不断激发自身成长潜力,追逐更大发展舞台,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晓宏说,学校将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三全育人”成效,加快探索形成具有鲜明苏大特色的协同育人体系,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到教书育人与陪伴成长同频共振,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科学报》
苏州大学:科研创新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
2022年9月20日
向上滑动阅览
4个国家级平台成功落户,2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千万元级国防重大项目获批,摘得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新增9个全球前1%学科、2个前1‰学科,东吴智库入选中国核心智库……
面对学校这份亮眼的科研成绩单,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晓宏说:“学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的科技创新战略,谋篇布局关键核心领域,力争在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引领学术前沿,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学科交叉融合激发新动力
在苏州大学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一台机器人正进行可视化精准导航、辅助骨盆闭合复位对位等一整套骨盆修复模拟操作。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团队攻克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以产学研方式创立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孵化的“腔镜手术机器人”“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先后走上手术台。
不仅在医工领域,团队瞄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发展需要,与材料、光学工程、软件工程等学科开展交叉融合,研发出纳米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家居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多项技术实现产业化。“一定要开展有组织的攻关型交叉研究,从过去的‘各自为战’,转向现在的‘集团作战’,激发学科间的‘倍增效应’,让科技成果看得见、够得着、用得上。”这是孙立宁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切体会。
在苏州大学,多学科“联合作战”随处可见。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陈龙组建新文科交叉实验室,围绕传播学、计算机和公共卫生等学科方向,开展基于公众心理和行为的混合大数据预测疫情研究,该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相关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发表20多篇跨学科高水平论文。
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学科为契机,发挥一流学科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学科集群建设。5年来,学校不断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基础与临床、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文化与社会发展等4个学科集群,打造一批文理工医交叉融合研究平台,不断拓展新的学科增长点。
服务国家战略展现新作为
氨是氢能的主要载体之一,既能储氢也是零碳燃料。而传统氨合成方法能耗高、碳排放量大,亟需开发绿色制氨新工艺。此前,《自然•催化》杂志报道苏大能源学院院长晏成林团队在全球首发高产率高效率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技术。“该技术利用高活性反应催化剂,一体化设计质子选择膜电极,大幅度降低工艺成本,并联产氢气、氯气两种高附加值产品,比传统技术利润提升近10倍。”晏成林说。
承担国家型号任务“风云三号”08星和“大气二号”卫星温室气体监测仪光学系统研制,在真空蒸镀技术、触觉传感器等“卡脖子”技术上提供科技支撑,攻克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等关键技术,在放射生物学研究、光电器件、“零碳”“负碳”技术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从国家战略中找目标,始终是苏州大学科技工作的发力点。
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学校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需求,打好科技成果转化“组合拳”。
5年来,学校与龙头企业共建科研平台149家,建设苏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17家,并将技术转移阵地推进至乡镇需求一线。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全链条孵化体系,五年来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近5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5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100家、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70余家。
文化传承创新书写新篇章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落户苏大以来,苏州分院多家研究中心先后走进苏绣小镇、丝绸小镇等特色镇,为小镇发展出谋划策。依托苏大研究资源,苏州分院多次举办研讨会及文化论坛、编著《苏州大运河图志》,提出关于建立大运河跨水体协同治理防控机制等多项政策建议。
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理论研究向决策咨询转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强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依托东吴智库连续七年打造“对话苏州”品牌活动,把脉苏州发展,建言咨政实现聚集效应。
建设具有苏大特色、苏大风格、苏大气派的学术体系一直是苏大学者的使命任务。不久前,由江苏社科名家、苏州大学教授任平领衔所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正式出版,该著作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创造“走向世界的中国学术”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汤哲声教授担任总主编的《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为新时期通俗文学研究及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与新启示。
5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捷报频传。社科基金立项数、科研经费屡创佳绩,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实现新突破,大批重要研究成果及学术专著相继面世,并逐步形成了以江南文化与昆曲、明清诗文、红十字运动研究等为特色的重点研究领域。
《新华日报》
苏州大学将党建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
2022年9月29日
向上滑动阅览
9月24日,苏州大学迎来2022级新生报到,校园再度热闹起来。在接下来的开学典礼上,1.3万余名新生以“线上+线下”形式同上开学第一堂“大思政课”。
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思政课堂,既是苏大的教学特色,也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今年6月的2022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一场别出心裁的灯光秀将毕业生们大学时期的最后一堂“大思政课”推向高潮:鲜艳的党旗以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字样通过光影一幕幕闪现,勉励青年学子带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走向五湖四海各行各业。
作为江苏首个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的培育创建单位,苏州大学始终围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全面促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苏大坚持将党的建设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党建工作与‘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苏州大学党委着力打造校党委、学院(部)党委、党支部“三级联创”的贯通体系。三级党组织书记每年领办“书记项目”,培育一批先进典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格局。
党支部是这一体系的“神经末梢”。在苏州大学,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学科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等设置的教职工党支部比例超5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教改课题等一批重大项目立项和成果获奖中,党员负责人比例超过85%。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建设?苏大的答案是坚持政治引领和业务锻炼两手抓、两促进。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解决移动方舱医院CT辐射防护的问题迫在眉睫。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辐射防护专业10余名党员师生闻令而动,夜以继日地利用网上远程建模并开展多种模拟运算,最终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不同规格方舱CT的“最优化”防护设计,有力支援抗疫一线。该团队专业指导教师、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孙亮说,这支党员团队之所以能拿下这项重要紧急的任务,靠的就是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孙亮所在支部依托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而建,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成为推进实验室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近三年来,该支部及所在实验室获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各类国家、省部级项目89项,资助总金额6107.11万元,支部人员共发表高水平论文227篇,论文被引用7066次。
以支部建设为抓手,苏州大学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推动党的工作延伸到基层教学组织第一线、落脚到科研创新最前沿、扎根到改革发展关键处,在脱贫攻坚、对口支援、服务区域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等一线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先锋模范。
只有将党的建设落到实处,党的事业才能薪火相传。苏州大学重点针对青年高知群体,创新建立发展党员“双轨”机制,即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学术发展与政治进步“双规划”,多措并举引导有志之士把信仰和热情倾注到工作上、把自身发展汇入民族复兴伟业中。
以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是教育部首批设立的国家试点学院,专任教师平均年龄仅40岁左右,近九成具有海外学术经历。学院党委书记吴鹏介绍,针对这些青年海归科研人员,学院除了在业务和生活上给予关心,还为他们配备学术和思想“双导师”,帮助他们尽快在思想上认识党、在感情上亲近党、在行动上靠近党。
该院教授何乐的研究方向是先进负碳技术,他的“双导师”、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晓宏时常鼓励他,要做国家真正需要的研究。最近,何乐和合作团队在利用纳米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方面提出一种“纳米温室效应”增强的新型催化剂结构,最新成果被《自然》杂志刊载。
党的十九大以来,苏州大学已累计发展高知识群体党员254名。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硕博士学位授权点骨干教师中,党员占比均超过50%,一批人才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科学探索奖、杰出工程师奖等奖项,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党建工作的成效在一项项发展成就上体现出来。去年,在建党百年之际,苏州大学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2月,苏州大学顺利入选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江苏省属高校年度综合考核中,苏州大学连续三年获得第一等次第一名。以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为引领,苏州大学党委将继续以赶考姿态,持续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切实扛起新时代大学使命担当。
江苏卫视
苏州大学党委: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2022年9月27日
点击上图播放视频
《扬子晚报》
苏州大学:深化教学改革 涵育时代新人
2022年9月23日
向上滑动阅览
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中,苏州大学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提升程度被评为第一档次,这是学校自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守大学本位,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心地位所取得的成果。
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构建“国际化、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苏州大学正在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努力推动师资、学科、科研等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建+思政
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鲜艳的党旗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炳麟图书馆上亮起,一场别出心裁的灯光秀点燃夏夜。在万余名师生共同参与的2022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每一位苏大人在光影变幻中回忆学生时代,激荡理想信念,同上“万人思政课”,奏响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最强音。
立德树人乃高校立身之本,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为打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苏州大学建立起集体备课、集中听课、集智评课及创新实践的“三集一创”教学质量体系,并将“课程思政”纳入《苏州大学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中,成立了苏州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心,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各项建设任务。学校始终把加强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主要目标,围绕立德树人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今年2月,一场疫情“倒春寒”让苏大的返校计划按下了暂停键。2019级轻化工程专业的石雅晗成了众多留校学生中的一员,“疫情封闭管理期间,辅导员老师跟我们都住在社区,第一时间解决我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学院还组织了党日活动、趣味运动、专题讲座,满足我们对求职、升学的需求。”
疫情期间,苏州大学成立了天赐庄校区北区“一站式”学生社区行动支部,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支部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也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留校学生共同养护为纪念校友丁香烈士而栽植的丁香树追忆英烈,并开展“紫卿领航·强国有我”宣讲活动,“党建领航站”线上线下引领思想不停歇。
2021年7月,苏州大学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学校通过构建党建矩阵,打造出一批具有品牌特色的“党建工作室”,推动党建与学生社区建设深度融合;在各楼栋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寝室”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师生党员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争先创优,化空间概念为服务平台;聘请烈士遗属、抗战老兵代表等担任德政特聘导师,建成一批思政名师工作室,开展党课活动、组织专题教育,建强“党建+思政”阵地,打通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江苏省首个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的培育创建单位,苏州大学始终围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全面促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五年来,苏州大学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流平台,首次获批“全国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2个思政课视频入选教育部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思政课示范“金课”,2个专业入选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专业,3门课程入选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培育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9个。目前,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已全部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
学科+专业
打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组合拳”
来自纺织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朱诺,在高中便完成了苏大MOOC先修课《解密食品添加剂》的学习。“高中阶段我就对相关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明确了我的报考志愿和专业方向,当我被苏大正式录取后,很快就在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这门课的学分认定。”
近些年,苏州大学不仅针对高中—大学衔接教育进行有益探索,还尝试打破校际和地域“边界”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2020年,苏大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工作正式启动实施,包括北京大学《创新工程实践》、复旦大学《人文与医学》等在内的16门一流院校在线课程向苏大学子开放,完成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和考核任务,即可获得相应的课程学分认定,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对于非师范生,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的不足是摆在研究生支教团面前最大的阻碍。”今年6月刚刚完成微专业“教育领导+”学习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王辰踏上了远赴云南宣威的支教之旅。他介绍说,学校不仅为同学们量身制定了如《教育法律案例与管理实务》《中小学心理健康及行为干预》等一整套6门课程,而且聘请了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老师亲自授课。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他表示自己已具备足够的能力承担接下来的支教任务,并为未来成为一名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苏州大学于2021年建设完成并开放了“智能计算与前沿应用”“未来脑科学”等10个“微专业”。“学校主要围绕新兴技术、学科前沿、创新能力培养、职业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等进行课程设置。”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方亮表示,学生在完成“微专业”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微专业”结业证明,为学生就业创业、升学深造提供有力支撑,已成为广受学生欢迎的跨学科学习新路径。
为优化专业结构基础,苏州大学本科招生专业从132个大幅压缩至108个。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满足金融科技创新人才需要,在今年新增“金融+计算机”和“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两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苏州大学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启动38项校级一流教学团队立项和培育,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国家级5项、省级11项,实现了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的历史性突破。
书院+导师
面向国家需求推行“未来精英计划”
本科学习阶段斩获“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智能车竞赛全国二等奖”,苏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邓伟业同学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在他看来,这些成绩得益于学院在大一时开设的“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
暑假在校准备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期间,指导老师陈小平每天都会坚持到校查看备赛情况,为学生答疑解惑。智能车电路板的异常问题调试,软件细节部分的测试调整,他都亲力亲为给予指导。“陈老师更像是一位领路人,为我的科研竞赛提供了学习的方向。正是这次比赛和老师的相处,让我更加明确了读研的方向和目标。”邓伟业说。
一直以来,苏州大学坚持为更多的学生提供科研创新和发现自我的机会,搭建起各类成长成才的平台。学校通过敬文书院、唐文治书院、紫卿书院、巴斯德英才班等,以“书院制”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多措并举推进本科生教育改革。
今年,苏州大学更是针对成绩优异的新生推出了苏大未来精英(Future elite)计划,简称“Fe计划”,致力于培养服务基础学科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宽阔视野、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的研究型社会精英人才。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苏州大学以入选全国首批14所重点高校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全面启动、纵深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研究生成才支撑计划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计划,在思想教育、学风道德建设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学校在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考评中连续三年获A等,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行德政导师制度,打造本硕博一体培养“直通车”,不断完善育人机制,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培养的研究生和出站博士后中有8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人民满意、国际认可、世界尊重”,这是苏州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在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新征程中,苏州大学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苏州日报》
头版
引才聚智,以文化人,苏州大学努力构建校地同频共振的创新生态
——为城市发展贡献“苏大力量”
2022年9月28日
向上滑动阅览
千年名城是苏州大学的家园,百年名校是苏州城市的名片。
近年来,苏州大学不断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校地双向赋能创新举措,着力构筑学科生态“新高地”、引才聚智“强磁场”、文化传承“金招牌”,努力为助推城市发展贡献“苏大力量”。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深化产学研互动互融
日前,由苏州大学参与的江苏省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获批,这是苏州第二个立项建设的省级创新中心。苏州大学作为唯一高校共建单位,其电子信息学院光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与其他5家企业一起,在智慧海洋领域破浪前行。
“科技创新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高校作为我国科学研究的桥头堡,使命在肩。”在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美国光学学会会士沈纲祥看来,高校科研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前瞻性、操作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成果。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他积极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创新意识,通过申报执行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高层次学术研究项目,建立良好的“内循环”学科生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积极与华为、亨通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构建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的“外循环”联动机制,以科研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发展,补齐基础理论弱项和技术创新短板,促进产学研互动互融发展。
变革永无停息,走在时代前沿,引领科技风向,须具备超前思维、超强胆识、超常举措。为此,沈纲祥一直带领团队在光通信领域不懈奋进。
如今,光纤入户已成为家庭宽带主流接入方式。然而,随着智慧家庭应用的蓬勃发展,如何为用户提供稳定无死角的家庭宽带网络环境,成为光通信行业面临的又一大考。这些年,沈纲祥带领团队与华为等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开展面向F5.5G时代的“光纤到房间”技术研发。面对持续的光改升级,团队不断为技术革新提供理论支撑。“科研无止境,我们每日都在‘小步快跑’,希望能走在学科前沿,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实现科研报国的理想。”沈纲祥说。
近年来,苏州大学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科技发展战略,瞄准国家发展重大需求,抢占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五年来,苏州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205项,参与国家型号任务“风云三号”08星和“大气二号”卫星温室气体监测仪光学系统研制,在真空蒸镀技术、触觉传感器等技术上提供科技支撑,攻克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等关键技术,在放射生物学研究、光电器件、“零碳”“负碳”技术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创新引才聚智机制 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融
“创新在苏大,创业在苏州。”这不仅是苏州大学一贯的引才聚智理念,也让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刘庄多年来受益其中。
2009年,刘庄正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生物材料研究领域初露头角,但他毅然决定回国。在对比了多所高校的科研氛围及创业环境后,刘庄选择了苏州大学,他坚信这里会有更好的发展。来到苏大后,刘庄很快便启动了自己的科研项目,逐渐组建了一个跨越材料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刘庄先后获得国家杰青、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三届“科学探索奖”等奖项。
“作为科研人员,应重视成果转化,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刘庄介绍,近年来,苏州大学不断在推动人才链、科技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上用功发力,大力实施产业教授制度、教授离岗创业制度,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三年前,他也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希望能让一项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到产业端,形成产品,最终让患者受益。苏大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让人才与科技、学科与产业、大学与城市实现了融合发展。”刘庄感慨。
高水平人才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基石,也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多年来,苏州大学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精准引才、精心育才、精细用才,形成科学合理的金字塔式人才发展体系。在省市级层面出台的一系列有力度的人才支持政策基础上,为各阶段、各层次人才的持续汇聚、成长、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与服务,使“高端更尖端、青年更拔尖”,多方携手共同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
而作为名城名校发展战略中的关键,苏州大学以最优质的创新创业土壤,最优异的贴心暖心服务,最优惠的人才政策扶持,也为人才搭建了施展身手的宽广平台。目前,苏州大学会聚了包括17位院士在内的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20人次。据统计,超过70%的高层次人才来自海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已形成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精英人才、优秀青年学者汇聚的高层次人才梯队。
文化浸润塑形铸魂 护城市文脉共建共赢
漕运古道、舳舻千里、渔火延绵、船桨成歌……大运河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流动的历史文脉。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2018年以来,苏州大学成立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聚智围绕“活化”大运河文化宝库“谋篇布局”。
运河承文脉,十景绘姑苏。为了实现大运河资源的多维度保护和运用,有机串联苏式美学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通过“运河十景”展现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一段”,多年来,苏大运河院定期深入一线调研,组织召开多方专家参与的学术研讨会,用绣花功夫研究活化传承的具体路径,在生态治理上铆足干劲、久久为功。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近年来,苏州大学始终致力于做好吴文化及江南文化传承文章,修复城市肌理,活化人文想象。学校成立了中国昆曲评弹研究院,着力提升中国昆曲评弹的历史理论研究,引领中国昆曲评弹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传统文化工作坊”获评教育部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展示榜首,“江南丝竹”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与此同时,苏州大学积极构建理论研究向决策咨询转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强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依托东吴智库连续8年打造“对话苏州”品牌活动,把脉苏州发展,建言咨政实现聚集效应。
展望下一个五年,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表示,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改革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坚定不移地走好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路。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与网络信息办公室
整理编辑:荣幸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